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9年第8期
编号:11768261
儿童急性白血病化疗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09年3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8期
     2.4 治疗及转归 停止肝损害药物的使用,因病情需要而不能完全停药,且肝功能损害不严重者可减量用药;增加液量促进药物排出;并给予保肝、降酶、退黄治疗。本组所有药物性肝损害患者均治愈。

    3 讨论

    DILI是指在药物使用过程中,由于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细胞毒性损害或肝脏对药物及代谢产物的过敏反应所致的疾病。随着新药不断问世并应用于临床,DILI的发病率及危害亦相应增加。在美国,目前DILI是引起肝衰竭而需要肝移植治疗的首要原因(占56%)[3]; DILI约占所有药物损伤病例的10%~15%,其发生率仅次于皮肤黏膜损害和药物热[4]。临床所用多种药物对肝功能均有损害,其中抗生素及抗肿瘤药物的肝损害尤为突出[5],因白血病患者治疗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较多使用这两种药物,故发生药物性肝损害概率较高。

    本组资料显示儿童急性白血病化疗DILI发病时间存在很大差异,早者用药第3天即出现肝损害,一般用药1~4周出现居多;临床表现多样,有相当部分患者无任何自觉症状、体征,只在复查肝功能时发现肝损害,所以对白血病患者特别是正在给予肝毒性较大的药物时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29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