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9年第4期
编号:11725400
SPECT观察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变化的研究现状(2)
http://www.100md.com 2009年2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4期
     2.3.3 与卒中预后的关系 卒中及其他局灶性神经系统损害后,神经功能恢复的机制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脑的可塑性理论包括远隔功能抑制论。Masashi[15]等研究亚急性期脑梗死CCD的AI值测定有利于预测卒中预后,它关系到卒中的预后和治疗措施的选择。Infeld等[15]通过SPECT发现,CCD与梗死区低灌注及卒中严重程度相关。由此可见,远隔功能抑制(神经功能联系不能)的消除在卒中恢复中具有重要性。

    2.4 侧枝循环开放后SPECT图像的改变 侧枝循环血管大致可以分为原发性侧枝循环(Willis环)和继发性侧枝循环。因动脉供血范围和Willis环发育情况的个体变异很大,侧枝吻合开放的速度以及提供侧枝循环通路的动脉情况不同,所以同一支血管闭塞,引起的梗死范围和低灌注区差别很大。杨氏等[17]的研究表明:由于交通动脉的作用,脑SPECT检测可表现单侧脑梗死双侧阳性,但非梗塞区的缺血程度相对较轻。

    3 脑梗死在药物负荷后脑血流的改变

    3.1 方法与机制 乙酰唑胺(Acetazolamide)是较常用的药物负荷方法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35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