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9年第4期
编号:11725437
心绞痛的心理因素分析及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09年2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4期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心绞痛是它的常见类型,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短暂性缺血、缺氧引起的发作性心前区、胸骨后胀闷,压榨性疼痛,并可向颈部、左肩、左上肢等处放射。心绞痛可分为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初发型心绞痛及中间综合征等类型。许多因素如运动、情绪激动、吸烟、饱餐、寒冷、便秘等均能使心脏负担加重,心肌耗氧量增加而诱发心绞痛。心绞痛发作突然,症状严重,应即及时处理,以免进一步发展成心肌梗塞。护理人员严密的病情观察及耐心细致的护理,对本病的治疗恢复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对65例心绞痛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及护理观察,现报告如下。 

    1 心理因素与心绞痛的关系

    社会不良刺激引起的心理反应如过于悲伤,过度喜悦等从而使机体发生病理改变。来自机体外部和内部的刺激到脑干的心血管运动中枢,从而使心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使胆碱能神经受体分泌去甲肾上腺素与心肌β受体结合,通过环磷酸腺苷的作用使钾离子的通透性降低、而钙离子通透性增高、使心率加快,心肌的收缩力增强,耗氧量增大,而致心绞痛加重。另外,循环血量70%存在于静脉系统中,由于交感神经兴奋,使内脏血管收缩,使静脉与微静脉血管收缩,使回心血量增加,心率增快。另外,心冠状动脉的痉挛,心肌耗氧量增大而供血的不足,都加重了心绞痛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5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