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8年第27期
编号:11706188
AMI超急性期病理性Q波形成一例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0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27期
AMI超急性期病理性Q波形成一例临床分析

     1 临床资料 

    患者,男,50岁,司机。因突发剑突下稍偏左处疼痛1 h余入院。发病前无明显诱因,呈持续性闷痛,不向其他处放射,伴大汗,气促,无明显胸痛及胸闷,无吐、泻,无晕厥。既往:平素体健,否认类似持续剑下疼痛史及胸闷、胸痛史,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史。个人史:嗜烟(20支/d×30年),嗜酒(3两/d×30年,约1年前戒酒)。家族史:父母均健在,父亲有高血压病史数年,否认冠心病阳性家族史。入院查体:P:70 次/min,BP:130/94 mm Hg,神清,急性痛苦病容,全身皮肤湿冷,唇无紫绀,无颈静脉怒张,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及哮鸣音,心界不大,HR:70次/min,偶闻早搏(1次/min),心音有力,未闻及杂音及心包摩擦音,腹软,剑下稍左方轻压痛,肝脾未触及,无叩痛,双下肢不肿。急诊心电图(发病后1 h 70 min)提示:V1、V4呈“胚胎r”,V2、V3呈“QS”型且V2~V4ST段斜形抬高0.2~0.4 mv、T波高耸直立达1.5~1.9 mv(具体见附图1),入院诊断前间壁心梗(趋急性期),因家属及本人拒绝溶栓治疗,予抗血小板、抗凝、静脉滴注硝酸甘油改善冠脉供血、中成药活血化瘀、持续吸氧、吗啡镇痛、心电监护等治疗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9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