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8年第18期
编号:11621307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干预
http://www.100md.com 2008年7月22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18期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问题,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提高生活质量。方法 对120例住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干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0例患者不同程度地消除了焦虑、恐惧、悲观情绪,有利于病情恢复。结论 有效的护理干预能使血糖降低,疾病控制,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 老年;糖尿病;心理问题;护理干预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老年糖尿病患病率逐年上升,60~80岁为糖尿病患病年龄高峰[1]。临床发现,糖尿病患者常因精神紧张、焦虑、发急、恐惧、孤独、绝望、沮丧或激动使病情加重,甚至发生酮症,目前已公认,心理社会因素对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及其转归都有一定影响,心理护理可以提高部分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患者不同的心理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对糖尿病的代谢控制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对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2]。我们对12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护理干预,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4年1月至2006年6月住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20例,男69例,女51例,年龄60~85岁,平均71岁,糖尿病病史1个月至40年。其中合并高血压66例,合并心脏病33例,合并脑血管病22例,合并肾病36例,合并周围神经炎病变20例,合并眼底病变54例,糖尿病足5例,糖尿病病史6个月至30年。

    1.2 资料收集方法 利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8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