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8年第15期
编号:11621586
湘西自治州不同民族妇女子宫颈癌的分布特点(1)
http://www.100md.com 2008年7月22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15期
     【摘要】 目的 通过对湘西自治州少数民族地区20年间不同民族妇女子宫颈癌患者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新时期子宫颈癌的发病特点,为本地区子宫颈癌的早期预防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方法

    对1987.2006年间湘西自治州少数民族地区七县一市共18家县及县级以上医院收治的1 030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民族分布、患者年龄及病理类型逐年统计后进行分析。结果 近20年来我国自治州子宫颈癌发病总人数呈持续增加趋势,不同民族又各有其分布特点,苗族妇女为子宫颈癌高发人群,20年间发患者数所占比例一直位居首位且逐年持续增加;土家族妇女则基本维持在15%~25%的水平,两民族间变化比较差异显著。好发年龄苗族妇女呈年轻化趋势;土家族妇女则一直为45~55岁。[1,2],表现在其高发年龄提前,临床及病理类型亦有所不同。湘西自治州是一个少数民族集聚的地区,共居住着土家族、苗族、回族、瑶族、侗族、白族、壮族等43个少数民族,其中土家族占35.17%,苗族占33.31%,不同民族妇女子宫颈癌的发生是否与汉族妇女具有同样的变迁规律,本文就1987.2006年20年间湘西自治州少数民族地区的1 030例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收集1987.2006年间湘西自治州少数民族地区18家县及县级以上医院诊治1 030例经病理诊断确诊的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20年间按每5年为一个时间段进行分组,分为1987.1991年、1992.1996年、1997.2001年、2002.2006年4个时间段。, 百拇医药(谷海燕 钟 敏 程秋蓉 陈凤仙 杨永红 张 英 何书香 李桃)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