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7年第9期
编号:11528626
脑分水岭梗死的临床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08年2月24日 杨小霞 李国前 洪渚权 留晓强 林 进 王 毅
第1页

    参见附件(383KB,3页)。

     【摘要】目的探讨脑分水岭梗死(CWI)的类型和临床特点。方法分析238例经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MRI)证实的脑分水岭梗死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改变。结果皮层前型81例,占34.0%,病灶在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供血交界区,呈楔型,临床表现偏瘫、经皮层性运动性失语、智能减退等症状。皮层后型92例,占38.6%,病灶在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后动脉供血的交界区,呈楔型,临床表现为轻偏瘫、情感淡漠为主要表现。皮层下型65例,占27.3%,病灶在大脑中动脉皮层支和深穿支的边缘带,常位于侧脑室额角后外方和基底节区,呈长条状、三角形。结论脑分水岭梗死的临床表现复杂,诊断主要依据头颅CT、MRI。

    【关键词】脑梗塞;核磁共振成像

    分水岭梗死(WI),是指相邻两条动脉供血的边缘带局限性缺血损害造成的梗死,在心、脑、肾等器官均可发生,其中以脑最为常见。脑分水岭梗死(CWI),又称边缘带脑梗死、终端带脑梗死、低血流梗死[12]等,多发生在脑内大血管供血区边缘带或基底节区深穿小动脉供血区边缘带,偶见于小脑的两条动脉供血交界区的脑组织。近年来由于CT、磁共振成像(MRI)、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SPECT)新技术的应用,对CWI的定位、病变范围、病因、病理机制提供了可靠证据。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38例中,男141例,女97例,男女比率为1.4∶1,年龄43~87岁,平均63.2岁。

    1.2发病因素

    1.2.1血流动力学变化发病前有血压降低者87例,占37.5%。在血压降低的患者中,其中17例有心律失常;13例有心肌缺血的表现;5例有心衰;7例患者曾作心脏手术;34例降压药使用不当造成血压过度下降;5例因体液丢失引起血容量下降未及时纠正;5例病因不明。所有患者均先感到头晕数小时之后出现出现神经系统局灶体征,经CT或MRI证实有分水岭梗死。

    1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83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