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活文摘·养生版》 > 2013年第1期
编号:12342582
昵喃私语醉香唇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月1日 《生活文摘.养生版》 2013年第1期
     一点唇痕,在最忘情的时分,以一种让男人印象十分深刻的方式,啮臂为盟,不仅印到他的手臂上,也给他的心里也刻下痕迹。

    口脂面药随恩泽

    古代没有口红,但这并不影响中国古代女子的美容。在胭脂当道的明清时代之前,女人使用一种叫“口脂”的东西,形式介于现在的口红和唇膏之间,起初是用牛髓或牛脂制作,呈油脂状,后来制作原料逐步变成了蜡,成品是呈红色、紫色或肉色的圆柱状凝冻固体膏脂。涂时用纤纤素手轻挖起一点,缓缓地在唇上“点”、“注”、“匀”,很是妖娆。

    唇妆化好之后,总是要面临着遭到破坏的危险,如不小心沾到袖子上,或喝酒当中被酒水洗褪颜色,做针线的时候,常要咬线头、抿线,也会把口红染到丝线上。所以,不时地补一补妆,就十分必要。今天,翻开任何一本教习化妆术的书,都会读到一个郑重的告诫:女士补唇妆的时候,一定不可以当众进行,要到盥洗室去,私下完成——这才是有教养的行为方式。中国古代倒是没有这样的讲究,只要背过身去,或者找个安静的角落,就可以添画口脂。

    口脂在古代可不是女人的专属品,唐宋时,男士也把口脂当作必要的保养、美容用品,只不过他们用的是肉色口脂。每年腊日这一天,皇帝都要向一些重要大臣赏赐应节礼物,其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2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