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现代养生》 > 2014年第9期 > 正文
编号:12644495
国医大师陆广莘:养生也需要境界
http://www.100md.com 2014年9月1日 现代养生·上半月2014年第9期
     病越治越多、越治越重,而养生是激发和调动增进人体内在健康的有利因素。

    长期以来人们关注的都是病,而医生所谈和所治的也都是病,其实这是一个误区,是我们百年来的误区。百年来,我们是在疾病医学的科学性基础上来讨论医学,把中医所代表的自然医学排除在主流医学之外。我们诊断是找病,治疗是消除病因、纠正病理、清除病灶,这就是今天所谓的科学医学。我们近百年来所接受的现代科学的医学,实际上是建立在消极被动的疾病观基础上线性因果论的疗效观,就是叫有效成分作用靶点论的药理学和疗效观。养生、保健、治病本是生命健康工程的三个层次,分别作为“上工”、“中工”和“下工”,现在“下工治已病”就被认为是科学的,而把“上工”和“中工”排除出去,将养生保健用疾病医学的观念去诠释。

    世界卫生组织说,现代医疗在人类健康长寿影响因素中最多只占8%。在现代医学的诊疗思想里,没有生命这个主体,没有健康这个主体,脑子里只有疾病。这意味着,消极被动的疾病观治疗成效只有8%,还带来了像医源性和药源性疾病及过度诊疗等弊病。病似乎越治越多、越治越重,而同时人们为此所付出的诊疗费用和身心压力越来越高、越来越大,这就是当代全球性的医疗危机,也导致了当代全球性的医改难题。

    中国的文化,叫参赞天地之化育,帮助生命完成它的历史任务。医学更重要的是帮助提高人的自我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9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