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养生》 > 2012年第10期
编号:12319678
管好你的嘴巴莫吃野生动物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0月1日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12年第10期
吃野生动物到底有哪些危害呢?
     中国是饮食大国,从饮食文化的角度来看,中国人在世界上又可以稳坐在“会吃”的头把交椅上,可不是嘛!俗话说:“食在广东”,广东人尤其喜食野味:吃蛇、吃猫、吃鳄鱼、吃穿山甲、吃猫头鹰……有人曾揶揄广东人的“吃”:“天上飞的只有飞机不吃,水里游的只有潜水艇不吃,地上跑的只有坦克车不吃”,就是说,有什么吃什么,无所不吃。这个比喻虽然有些夸张,但却形象地反映了国人嘴巴“吃”的本事。因而,“吃野味”之风,从南方兴起,迅速刮到全国各地。

    据有关资料调查显示,人们之所以如此对吃野味情有独钟,大部分人是出于好奇,为了尝“鲜”,好“奇”,吃一次从来“没有吃过的”;另一部分人认为野味有营养,吃了能滋补,对身体有益;还有一些人则是为了显赫自己富有,认为请客要吃“野”的才够档次,甚至一掷千金,也不足惜。所以,一些“野味”在很多城市都有市场,生意很红火。

    有些人老挑贵重的吃,哪样珍奇吃哪样,哪样是野味吃哪样。什么果子狸、娃娃鱼、羚羊、水獭、锦鸡之类,吃了国产的,还想吃进口的,美其名曰:“尝鲜过瘾”。还有一些食客,可谓残忍之极,在南方的餐桌上,有一种“猴脑”名菜。把活蹦活跳的猴子头部卡在特制的餐桌上,刮净猴头上的毛发,洗净消毒,然后用小铁锤敲开小猴子的头盖骨,猴子撕心裂肺的哭叫,厨师把各种调料拌入米黄色的脑髓上面,食客用调勺舀着吃。此时,食客吃得开怀大笑,而可怜的猴子却两眼突出,龇牙咧嘴,一副惨状令人目不忍睹。还有什么活鸭千舌宝、灼炙鹅掌、活蚕蛹、活蜂蛹等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67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