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养生保健指南》 > 2017年第6期 > 正文
编号:13048859
“侥幸”为何有意外的意思
http://www.100md.com 2017年6月1日 《养生保健指南》2017年第6期
     今天“侥幸”一词只有一个意思,即意外獲得成功或者意外免除灾祸,即幸运之意。不过,这个词最早是企求非分的意思。

    “侥”的本义是贪求不止,皇帝亲临曰“幸”。“侥幸”一词即出自皇帝亲自驾临某地的场景。皇帝驾幸某地,会见当地的官民代表,还要奏乐与民同乐,赐给官民各种各样的物品,甚至还会减免当地的赋税。这些优惠政策出于当地百姓的意料之外,并非按照常规制度应该得到的,故称“侥幸”。因此古人云:“民之多幸,国之不幸也。”意思是说百姓的非分所得越多,国家的收入就随之而减少,当然不幸了。

    “侥幸”连用,最早见于《庄子·在宥》:“此以人之国侥幸也。”凭借统治国家的权力而贪求个人的侥幸。陆德明解释说:“侥幸,求利不止之貌。”司马光在《论财利疏》中把“侥幸”一词说得更加清楚:“凡宗室、外戚、后宫、内臣以至外廷之臣,俸给赐予,皆循祖宗旧规,勿复得援用近岁侥幸之例。其逾越常分,妄有干求者,一皆塞绝,分毫勿许,若祈请不已者,宜严加惩谴,以警其余。”可见,“侥幸”乃是“逾越常分,妄有干求”,不可不戒。

    梁启超先生在《新民论》中把内乱时的国民性之一定义为“侥幸性”:“才智之徒,不务利群,而惟思用险鸷之心术,攫机会以自快一时也。”“侥幸”一词的语义渐渐扩大,早已失去了皇帝“幸”而百姓“侥”的原始含义。 (许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