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养生保健指南》 > 2017年第4期 > 正文
编号:13061907
学古人找乐
http://www.100md.com 2017年4月1日 《养生保健指南》2017年第4期
     三国曹操《步出夏门行》有云:“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说明人的生命长短,不光决定于自然,而善于找乐子、心养得法也能益寿延年。

    如今,子女不可能总是守在父母身边,这就要求人们从中年起就要注意培养和拓宽自己的爱好,不仅可以使精神有所寄托,更能增加生活的情趣和兴味,消除孤独、抑郁等不利于健康的精神因素,从而达到北宋大诗人苏东坡所说的“人至极乐,莫过于心无忧、身无病”的境界。反之,如果不注意精神上的自我调节,终日郁闷不乐,即使子女守在身边、家财万贯,也会距离养怡之福很远很远。

    明代著名养生家汪绮石说:“养生当以养心为先,心不病则神不病,神不病则人自宁。”养生先养心,心正则神健,神健則体安。这里的养心贵在一颗平常心,要学会在平平淡淡中体味生活的甘泉,切忌求名求利心切,做功名利禄的奴隶,那就一定活得不自在,活得累。若更有甚者,不择手段攫取名利,还将造成祸害和罪孽。如果我们保持一颗平常心,淡泊一点,坦然地直面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真实,有也自然,无也自然,必乐陶陶于“神不病则人自宁”之中。

    养怡之福的关键在于善待自己,它要求人们要善于自寻乐趣。向古人学找乐子,其本质就是要首先实现体内和谐,时时处处自寻快乐,根据自己的身体、文化条件和志趣爱好,随遇而安选择适合的活动,能跳就跳能唱就唱,在运动和宁静中自得其乐。 (杜学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