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养生保健指南》 > 2016年第5期
编号:12763604
研究流行性感冒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
http://www.100md.com 2016年5月1日 养生保健指南 2016年第5期
     【摘要】目的:研究流行性感冒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以2015年在本院内二科接受治疗的160例流行性感冒患者为对象,按照护理干预方法的差异进行组别划分,将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80例患者分配至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再将接受特殊护理干预的另外80例患者分配到实验组,对比两组流行性感冒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对医护人员护理工作的满意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再对流行性感冒患者实施特殊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流行性感冒;护理;干预;效果

    流行性感冒属于临床上非常常见的疾病,该疾病主要由感冒病毒所引发,具有季节性、传染性等特征。在现今的医疗环境下,流行感冒虽然不能致死,但是鼻塞、咳嗽以及头晕乏力等症状还是会对流行性感冒患者的日常学习或者工作带来非常大的影响。为了帮助流行性感冒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提高流行性感冒患者对医护人员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笔者以近年在本院内二科接受治疗的160例流行性感冒患者为对象展开如下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160名对象均为2015年在本院内二科就诊的流行性感冒患者,按照就诊期间护理干预方法的差异将其划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80例流行性感冒患者中,43例女,37例男,年龄范围在40岁至69岁之间,平均(54.3±2.5)岁,均有流行性感冒症状;实验组80例流行性感冒患者中,44例女,36例男,年龄范围在42岁至70岁之间,平均(59.8±2.76)岁,均有流行性感冒症状。由此可见,两组流行性感冒患者之间的性别差异、年龄差异以及病情差异P>0.05。

    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①符合流行性感冒病症的诊断标准。

    ②非妊娠期或者哺乳期妇女。

    ③非肝脏、肾脏严重损坏者。

    ④非原发性精神疾病者。

    ⑤近期未接种过流感疫苗者。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流行性感冒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实验组流行性感冒患者接受特殊护理干预,特殊护理干预内容如下:

    ①体征检测:在流行性感冒患者的治疗期间,医务人员需要对流行性感冒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主要监测内容包括体温、痰液性质以及血压心率等等。观察流行性感冒患者是否存在咳嗽症状,并且掌握流行性感冒患者的咳痰性质、咳嗽节律、咳嗽时间。如果患者出现心衰症状,医务人员需要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对症处理,协助医生做好流行性感冒的临床护理工作。

    ②心理护理:医务人员在展开护理工作期间,需要与流行性感冒患者及其亲属进行充分的沟通交流,以便了解流行性感冒患者及其亲属心中的疑问,并为其答疑解惑,帮助流行性感冒患者消除不良情绪,以便提高流行性感冒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③环境护理:由于流行性感冒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因此,医务人员需做好病房环境的消毒工作。定期打开窗户,保持病房空气清新。在确保病房清洁卫生的基础上,再利用紫外线进行消毒处理。除此之外,医务人员还需定期为流行性感冒患者更换床单被套,通过阳光曝晒的方式来对被褥进行杀菌处理。为流行性感冒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以利于流行性感冒患者的病情恢复。

    ④饮食护理:由于绝大部分流行性感冒患者均伴有发热症状,因此,医务人员需要叮嘱患者充分摄入水分,多食半流质或者流质食物。不宜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针对出现严重腹泻、呕吐症状的流行性感冒患者,医务人员需遵医嘱给予静脉营养补液[1]。

    ⑤健康宣教:由于流行性感冒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因此,医务人员需要叮嘱患者在流感季节尽可能少去公共场所,保持屋内空气流通,并且通过加强锻炼的方式来提高身体免疫力[2]。

    1.3疗效评定标准

    本次采用通用的调查表对全部流行性感冒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调查表总分为100分,≥85分评定为非常满意,<85分、≥60分评定为满意,低于60分评定为不满意。满意率=100%-不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

    相关资料以SPSS18.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 ±s)表示,以t检验,均取平均值,以P<0.05表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

    2.结果

    实验组流行性感冒患者中,非常满意58例,所占比例为72.5%(58/80);满意21例,所占比例为26.25%(21/80);不满意1例,所占比例为1.25%(1/80)。对照组流行性感冒患者中,非常满意42例,所占比例为52.5%(42/80);满意20例,所占比例为25%(20/80);不满意18例,所占比例为22.5%(18/80)。实验组患者对医护人员护理工作的满意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P<0.05。

    3.讨论

    流行性感冒属于临床上非常常见的疾病,该疾病具有季节性特征,常见于体质较差的人群当中。流行性感冒的主要症状表现为鼻塞、乏力、恶心、干呕、肌肉酸痛等,给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患者还会伴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4]。因此,流行性感冒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对于患者健康恢复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帮助流行性感冒患者促进康复,提高流行性感冒患者对医务人员的护理满意度评价。笔者以近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60例流行性感冒患者为对象,研究流行性感冒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经本次研究发现,实验组流行性感冒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护理满意度为98.75%(79/80),对照组流行性感冒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护理满意度为77.5%(62/80)。由此可见,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再对流行性感冒患者实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健康宣教以及环境护理等特殊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护理满意程度,帮助患者促进康复。

    【参考文献】

    [1]韦明明. 对100例流行性感冒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01):180.

    [2]陈云波. 56例流行性感冒患者的护理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14,(08):205-206.

    [3]余咏梅. 小儿流行性感冒的护理体会[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04):159-165.

    [4]刘芳. 流行性感冒的观察与护理对策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2013,(01):357., 百拇医药(吴立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