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养生保健指南》 > 2015年第10期 > 正文
编号:12581604
个体化护理干预对幽闭恐惧症患者行磁共振检查中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0月1日 养生保健指南2015年第10期
     【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在幽闭恐惧症患者行磁共振检查中的作用 方法:该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实施磁共振检查的8600例患者中发现患有幽闭恐惧症的患者58例,通过对58名患者的一般资料、病史、文化程度、家庭支持的回顾性分析,评估患者对磁共振检查的认知以及患有幽闭恐惧症的程度,并分别给予个体化护理干预 结果: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后,有56例幽闭恐惧症患者顺利完成磁共振检查 ,2例患者坚决拒绝检查 结论:有针对性的个体化的护理干预能帮助绝大数幽闭恐惧症患者克服心理障碍,完成检查。

    【关键词】个体化护理;幽闭恐惧症;磁共振检查

    磁共振成像(MRI)是继CT之后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的又一里程碑,具有极高的组织分辨率,能够多参数和多方位成像,而且没有X射线的照射,是一种无创成像技术,是当代先进的医学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成为诊断疑难病症的有效手段,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有时会遇到一些特殊的患者,在MRI检查过程中由于心理恐惧而表现失常,不能按照检查的要求配合,无法获得满意的图像质量或被迫中断检查而延误诊断。这些患者被成为“幽闭恐惧症”(claustrophobia)患者[1]。《神经症》[2]中关于幽闭恐惧症描述:该症是单纯恐惧症的一种,指在一种相对封闭、狭小空间出现的恐惧心理的一种心理疾病,是指患者进入MRI扫描孔接受检查的过程中出现恐惧反应,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具体表现为:胸闷、气短、窒息感、呼吸困难、心悸、恶心,颤抖、四肢出冷汗、眩晕、感觉异常、面色苍白、大声喊叫等。幽闭恐惧症发病原因[3]很多,目前尚无很权威的解释,可能的原因包括成长的环境、社会心理因素、过于教条的刻板的严格的教育、遗传、生物学因素及性格因素等。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更好地帮助此类患者顺利完成检查,本文对2013年1月-2014年1月行MRI检查的8600例患者中发现患有幽闭恐惧症的58例患者的表现进行总结,并且对患者实施个体化的护理干预,使大多数患者顺利完成检查,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1 一般资料:58例幽闭恐惧症患者中男42例,女16例,年龄22-70岁;学历:大专及以上37例,高中及以下21例;病史:有神经衰弱症史20例,心血管病史35例,3例体重在100-112kg。检查部位:头颅检查34例,椎体检查:22例,腹部检查:2例;其中53例有家属陪同。以上58例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幽闭恐惧症,迫使MRI检查无法完成,58例患者均符合《神经症》中关于幽闭恐惧症的诊断标准。

    1. 1.2检查设备 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1.5T型高磁场磁共振成像仪,磁体为封闭型,机架扫描孔直径为60cm,扫描孔长度为185cm ,噪声:110DB,孔内配有照明灯、反光镜及通风扇等,设有报警球囊,机架上有扬声器,操作间配有音乐播放器。

    1.2.方法与分类 根据患者在检查过程中的临床表现,将58例患者分为轻-中度幽闭恐惧症和严重幽闭恐惧症两大类[4];其中45例为轻-中度幽闭恐惧症,表现为焦虑,出汗、面色苍白、烦躁不安等;13例为严重幽闭恐惧症,表现为恐慌并伴有窒息感、压迫感、感觉会发生晕厥而又无发逃离现场等;采取一对一的询问、观察、心理状况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根据不同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帮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

    1.3护理干预

    1.3.1. 对45例轻-中度幽闭恐惧症患者实施的护理干预

    1.3.1.1 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MRI检查是一种无辐射、无创的安全检查方法,可提供可靠的诊断价值,在取得患者及家属信任的基础上,告知检查所需要的时间及检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噪音,准备一些磁共振简易手册让患者及家属对磁共振有更明确的正确的认识和对检查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发挥其主管能动性。

    1.3.1.2 心理干预 幽闭恐惧症是人天生的对不利环境的一种自我保护,是一种确实存在的心理疾患,患者会在特定的环境里瞬间变得很脆弱、胆小、害羞及依赖性很强。因此护理人员要用温和的诚恳的语言和患者沟通,充分理解患者的痛苦, 了解患者恐惧的原因,回答患者的疑问,解除患者的心理顾虑,让患者了解这是一种可以克服的心理障碍,对检查树立信心,也可让患者参观磁共振设备的全貌及其他患者检查的过程,亲眼见证磁共振检查的安全性,让医护人员成为患者精神的依靠。同时让家属理解患者的客观存在的心理障碍,不可恐吓、威胁患者,取得家属对患者的理解和支持。

    1.3.1.3 个体化护理干预 根据患者不同的恐惧原因给予相应的处理:首先检查时让家属去除所有的金属异物陪同患者一起进入扫描间,检查过程中握紧患者的手或脚,不断的和患者说话,消除患者的寂寞感;其次:让患者手握报警球囊,在不适情况下按压球囊,以便在第一时间告知操作医师,同时操作医师可通过呼叫扬声器和患者沟通,消除患者与医生的距离感,从而使患者获得安全感,还通过扬声器为患者播放舒缓的音乐,对有宗教信仰的患者可播放一些轻慢的佛教音乐或古兰经等,让患者在音乐和信仰中忘却烦恼,心情舒畅,紧张状态得到缓解,良好的完成检查[5];再者可调亮磁体孔间的照明灯,增加一定的空间感,对有胸闷气短、心悸的患者给予氧包低流量吸氧,从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缓解患者的不适,有助于完成检查。

    1.3.1.4 优化扫描序列 要求操作人员技术娴熟,在不影响检查结果的前提下,可优化扫描序列,尽量缩短扫描时间。

    1.3.1.5系统脱敏[6] 是目前治疗幽闭恐惧症最安全而且有效的行为治疗方法,给患者设置“阶梯”性恐惧值,并让患者逐渐的暴露于所恐惧的环境当中,令患者的感官逐渐接受刺激,是指对刺激的恐惧程度降低,最终达到症状完全消失。护理人员带患者从低级的等级开始训练,先让患者适应磁体间的大环境,再让患者坐在检查床上,耐心和患者进行交流,等患者焦虑状态消失,然后让患者躺在检查床上,给患者戴好耳塞,定好检查位置后,按动进床的慢行按钮,让患者缓缓的到达检查的位置,中途如有不适反应,应立即停止进床,指导患者再次适应环境后再行操作,让患者一点一点的适应磁体孔的环境,达到最终完成检查的目地。 (彭嘉丽 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