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家庭中医药》 > 2001年第7期
编号:11086672
常见降酶中药的副作用
http://www.100md.com 2001年7月1日 《家庭中医药》 2001年第7期
     五味子制剂:有抗自由基作用,可稳定肝细胞膜,抑制线粒体中转氨酶的释放,促进肝细胞再生。单味五味子有兴奋子宫平滑肌,加强子宫节律性收缩的作用,故不适于孕期合并肝炎治疗。此外还有降酶作用不稳定,停药后易反跳等副作用,因而目前多为复方制剂,如五灵丸、五脂胶囊等。

    甘草甜素制剂:常用的有强力宁、甘利欣,为静脉注射液。它具有抗变态反应,抑制脂肪在肝内贮存,防止肝硬变的作用,从而使肝细胞免于受损。但长时期使用须防低血钾,避免血压升高。

    小柴胡汤制剂:该制剂用于肝炎治疗有多个方面的作用。除降酶外,还可促进肝细胞再生,诱生内源性干扰素,增强巨噬细胞活力和自然杀伤细胞活力,从而抑制及消除肝炎病毒。因柴胡为苦寒解表药,所含的挥发油能耗气发汗,故气虚、血燥、肝阳偏亢、表虚自汗者,要酌情加减方剂组份。

    水飞蓟素:具有良好的保护肝细胞膜作用,对改善肝炎症状,消退黄疸和降低血清转氨酶有较好效果。临床常用制剂为益肝灵或利肝隆,主要适用于慢性肝炎、脂防肝和中毒性肝炎的降酶护肝治疗。但它可减慢心律、降低血压,不适于低血压者。

    清开灵:为安宫牛黄丸改制的复方注射液,具有清热、解毒、镇静、安神等多项效用。此外,对损伤的肝细胞有修复作用。还可降酶退黄,适用于急性肝炎、亚急性重型肝炎,静滴比肌注效果好。但由于组方药物多芳香辛散,有耗气伤阴之弊,不宜久用,多用于急症,对元气虚脱之脱证一般禁用。

    其他:具降酶作用的中药制剂还包括垂盆草、山豆根、丹参、田基黄、云芝多糖、猪苓多糖、枸杞多糖、黄芩甙等,也有较好的降酶作用。但也各有其副作用,在用药时一定要遵医嘱,一般选择一两种单用或联合治疗即可,以免增加肝脏负担。

    (编辑 郝近大), 百拇医药(武汉市/郭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