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7年第20期
编号:13102597
试析中药新药药效与非临床毒性研究的相关性(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15日 《中国中药杂志》 2017年第20期
     2中药制剂重复给药试验未见药效的放大与延伸

    传统中医临床多以症候为疗效指标,与现代医学对疾病病理生理规律的认识难以直接对应或衔接;中药多成分、多靶点的复杂的作用机制,使得中药量效关系很不规则,量效曲线可能出现倒U型特征[35]。 中药对疾病模型动物及健康实验动物的毒性反应可能存在明显差异[6]。在这种情况下,中药制剂在重复给药毒性试验未见明显毒性反应,未观察到药效的放大与延伸。

    21中西医对疾病的治则或治疗靶点有交叉但不完全一致来源于临床经验的,用于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某中药复方,在药效学试验中观察到对真家兔窦房结损伤模型的影响,但是在重复给药毒性试验结果未显示对正常大鼠心电图的影响,采用遥测技术也未观察到对清醒比格犬心电图和血清电解质的明显影响。分析其处方组成,处方既含有人参、附子2味强心复脉的中药,又含有多味的益气活血中药如黄芪、当归、山药等,用于治疗症见胸闷憋气,心悸气短……倦怠乏力,面色晄白,脉来迟缓,脉结代,舌淡暗的患者,虽然该品种所辨治的部分症状与缓慢性心律失常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部分症状有重叠,但是二者又不完全一致;正是由于中医、西医对于疾病的分类差异,对患者以及症状的分层方法不同,导致了2种医学对疾病治疗理论的差异。现代医学往往通过对心脏电生理特征的认识,采用包括钠通道阻滞剂、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药物直接作用于心脏离子通道或受体而治疗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 [7]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6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