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7年第20期
编号:13102594
骨质疏松肾阳虚和肾阴虚证型下左归丸含药血清干预成骨细胞ERK1/2,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15日 《中国中药杂志》 2017年第20期
     骨质疏松症(OP)是机体自然衰老、退化过程的表现,以骨量减少,骨小梁变细、断裂、数量减少,骨皮质多孔、变薄为特征,并由此导致骨的脆性增高及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骨代谢性疾病。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日趋严重,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常见病。中医学将骨质疏松归属于“骨痹”[1],认为肾虚是本病的主要病机[28],故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多从补肾入手,实验室与临床研究结果均显示该治疗主方向的有效性[3,912]。根据个体的体征差异,主要有肾阳虚和肾阴虚2种证候。补肾名方左归丸,始载于明朝张介宾所著《景岳全书》中,方中熟地黄、枸杞、菟丝子、山茱萸、山药、鹿角胶、龟板胶、牛膝共用,具有滋补肾阴的功效。基于中医理论辨证论治的思想,本课题借助骨质疏松肾阳、肾阴虚证型制备左归丸的含药血清与空白血清,分别干预成骨细胞,通过检测细胞增殖情况、ALP表达情况以及与ERK1/2,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的各因子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研究骨质疏松肾阳、肾阴虚证候下左归丸含药血清干预成骨细胞ERK1/2,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作用的差异,从而阐释左归丸“辨证”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和理论基础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34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