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6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2970361
冷水七的化学成分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月1日 《中国中药杂志》2016年第1期
     [摘要]通过正丁醇萃取、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以及HPLc等色谱手段对凤仙花科凤仙花属植物冷水七的50%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并结合1D-NMR,2D-NMR,HRESI-MS等数据进行结构鉴定。共分离鉴定8个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2,6-dimethyl-2-vinyl-2,3,4,7-tetrahydrooxepine(1),其余7个为已知化合物,分别是1,3,6-trihydroxy-7-methyl-anthraquinone(2),4 hydroxybenzaldehyde(3),4-(3-methoxy-4-hydroxyphenyl)-2-butanone(4),podophyllotoxin(5),scopoletin(6),α-spinasterol(7)和3-O-β-D-glucpyranosyl-α-spinasterol(8)。以上已知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关键词]冷水七;化学成分;2,6-dimethyl-2-vinyl-2,3,4,7-tetrahvdrooxepine效。用于风湿疼痛、四肢麻木、关节肿大、急性脘腹疼痛。目前已经从冷水七中分离报道了30个化合物,其中包括5个以刺囊酸为苷元的五环三萜皂苷。同时,以筛选抗类风湿性关节炎活性成分为目的,考察了从冷水七正丁醇部位中分离得到的若干单体化合物的相关活性,涉及抗炎、镇痛、免疫抑制等方面。实验结果显示从冷水七中分离得到的一些三萜皂苷化合物对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肿胀有明显抗炎作用,对醋酸诱发小鼠扭体有明显抑制作用,对T淋巴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对B淋巴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对小鼠血清溶血值HC50有抑制作用,对LPS诱导人PBMCs产生的IL-18有明显的抑制活性。为进一步阐明冷水七药效的物质基础,本文对冷水七中的正丁醇萃取部位化学成分深入研究,共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其中1个为新化合物。

    1材料 (张建超 贺文军 刘焱文 谭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