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4年第18期
编号:12642865
注册登记研究在痰热清注射液适应病证及用药特征分析中的应用(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9月15日 中国中药杂志 2014年第18期
     [收稿日期]2014-07-04

    [基金项目]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9502-030);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200907001-5-6)

    [通信作者]*王连心,副研究员,博士,Tel:(010)64014411-3316,E-mail:wanglianxin_tcm@126.com

    [作者简介]谢鹏扬,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运筹学与系统工程,Tel:13818566877, E-mail: xiepengyang@163.com

    [摘要]痰热清注射液适用于肺炎早期、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以及上呼吸道感染属痰热阻肺证者,为了解其上市后临床适应病证及用药特征的实际情况,采用前瞻性、多中心、大样本、注册登记式医院集中监测的方法,监测2012年9月—2013年10月4家医院使用痰热清注射液的患者,分析患者一般信息、诊断信息及临床用药特征等,为临床实践及用药决策产生证据,并为其合理使用奠定基础。
, http://www.100md.com
    [关键词]痰热清注射液;注册登记研究;医院集中监测;临床用药特征;前瞻性研究

    痰热清注射液具有清热、化痰、解毒之功效。临床上常用于风温肺热病痰热阻肺证 [1]。为了解痰热清注射液在临床使用的实际情况,本文采用大样本主动监测的方法之一——前瞻性、多中心、大样本、注册登记式医院集中监测的方法[2-3],根据样本量估算及上市后临床试验的要求,监测使用痰热清注射液的患者,获取其适应病证及联合用药等信息以进行分析。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设计

    参照《生产企业药品重点监测工作指南》[4]要求,本文设计采取前瞻性、多中心、大样本、注册登记式医院集中监测的研究方法[5],监测对象为使用痰热清注射液的患者,只要用药即纳入,不设排除标准。这是一项临床观察性研究,不干预临床医生对患者的诊断及用药情况。监测来自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长沙市第一医院自2012年9月—2013年10月期间使用痰热清注射液的患者。
, 百拇医药
    1.2患者信息采集

    以填写监测表的方式获取患者基本信息、诊断信息及医嘱信息等。根据药品使用的临床实际情况,制定《痰热清注射液临床安全性注册登记式注册登记表》,包括患者基本信息、生命体征、医嘱、药物配置等情况[5]

    1.3伦理学问题

    本文采用的注册登记式医院集中监测是主动监测的方法之一,是一项临床观察性研究,不干预临床医生对患者的诊断及用药情况,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并对患者的隐私进行保密。

    1.4数据的规范化

    本监测的数据来源于多家医院,为了便于分析,对诊断信息及医嘱信息等进行规范化。参照《内科学》第7版对西医诊断进行规范化;参照《中医内科学》第2版、《中医儿科学》第2版对中医诊断进行规范化。同时对医嘱信息进行规范化,包括对数据库中记录为商品名称的化学药,将其转化为化学名称,再将同种化学成分合并并转化为其治疗作用的方式进行规范;以及对于中成药,将同类药物成分但剂型不同者进行合并,根据其治疗作用进行规范。
, 百拇医药
    1.5数据录入及质量控制

    本研究采用网上平台录入系统的方式,为了保证录入质量,采用双人双录入的形式,通过中药上市后临床再评价公共服务平台(http://www.crpcm.com/),将《监测表》数据录入到“痰热清注射液监测平台”。监测质量控制采用参加医院一级检查、牵头单位二级监查、高层专家三级稽查的稽查制度,进行数据质量控制[7]

    1.6分析内容及方法

    利用R 2.15.3软件中的epicalc和Twang程序包,对监测患者的基本信息、诊断信息、联合用药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包括对患者性别、年龄、生命体征、是否具有个人过敏史、家族过敏史等一般信息进行分析;对患者西医诊断、中医辨证、病原学诊断等诊断信息进行探索以了解痰热清注射液临床应用的实际情况;并对痰热清注射液的用药剂量、疗程、注射期间及注射前后联合用药等医嘱信息进行分析以了解其临床用药情况[8]
, 百拇医药
    2结果

    2.1患者一般信息分析

    2.1.1性别在使用痰热清注射液3 006例患者中,由于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直接从监测医院的HIS,LIS系统提取,部分医院门诊病例HIS中缺失性别、年龄等记录,共缺失276例,占9.18%;有性别记录的2 730例患者中,其中男性患者1 781例,占59.25%;女性患者949例,占31.57%。男性患者比例略大。

    2.1.2年龄277例患者年龄数据缺失(占9.21%),有年龄记录的患者共2 729例(占90.79%),平均(36.66±26.80) 岁。进一步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年龄划分标准分层,见表1。

    可见,患者年龄的分布主要集中在18岁以下的儿童,进一步分析,18岁以下儿童患者平均年龄为(4.91±4.86)岁,分层后各年龄段例数见表2,幼儿期(2~3岁)患者人数最多;其次为学龄前期(4~6岁)患者。

    老年人也是患者中的特殊人群,也进一步分段研究,66岁以上老年患者共482例,平均年龄为(75.56±6.73)岁,中位数年龄为75岁,见表3,老年患者以66~74岁居多;其次为74~80岁。

    2.1.3体温在监测的3 006例患者中,有体温记录者3 004例,缺失2例。患者总体体温略有升高,平均体温为(37.07±0.90) ℃,中位数体温为36.8 ℃,见表4,除正常者外,发热患者以低热(37.3~38.0 ℃)、中热(38.1~39.0 ℃)为主。, 百拇医药(谢鹏扬 谢雁鸣 王连心 常艳鹏 尤丽 张小利)
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