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4年第18期
编号:12642982
基于HIS真实世界的病毒性肝炎患者中西药物临床实效研究(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9月15日 中国中药杂志 2014年第18期
     [收稿日期]2014-07-14

    [基金项目]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9502030);中国中医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自主选题项目(ZZ0808016);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基金项目

    [通信作者]*杨薇,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医临床评价方法学,Tel:13693376265,E-mail:ywonline@163.com

    [作者简介]马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临床肝病学,Tel:13426047060,E-mail:makunbeijing@163.com

    [摘要]病毒性肝炎是临床多发的具有较强传染性的疾病,为充分了解其中西药物临床使用特征及合并用药规律,该研究以17家三级甲等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中41 180例病毒性肝炎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频数统计及关联规则方法对其中西药物临床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按药物种类分析,发现西药以还原性谷胱甘肽使用频率最高,共14 079例(支持度为34.61%),中药以甘草酸二胺使用频率最高,共14 058例(支持度为34.56%),中西药物联合使用以甘草酸二铵合并还原型谷胱甘肽使用频率最高,共8 607例(支持度为25.09%);按药物作用分析,中药、西药均以降酶类药物使用比例最高,中药降酶药物使用者10 983例(支持度为27.01%),西药降酶药物使用者9 595例(支持度为23.59%),中西药物合并用药以清热利湿类药合并降酶类药使用频率最高,5 621例(支持度为13.82%)。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应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主;中药清热利湿类药物合并西药降酶类药物是临床最常出现的中西联合用药方案,中药清热利湿类药合并西药降酶类药和核苷(酸)类似物是临床最常出现的三药联合用药方案。
, 百拇医药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真实世界研究;HIS数据库;中西医结合;联合用药

    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是由多种嗜肝性病毒所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属于我国颁布的乙类传染病,目前已确定的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5种[1],病理学上以急性肝细胞坏死变性和炎症反应为特点。该病属于中医的“黄疸”、“胁痛”、“郁证”和“积聚”等范畴,湿热因素是该病长期存在的基本矛盾, 而正气亏虚, 正是湿热毒邪侵扰的内在基础[2]。治疗可采取中西医综合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免疫调节、抗炎保肝、抗纤维化和对症治疗等[3]。为了解真实世界(real world study,RWS)[4]中病毒性肝炎住院患者的临床实际用药情况,本研究采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建立的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HIS)数据仓库数据[5],选取全国17家三级甲等医院HIS数据库中共41 180例各型病毒性肝炎住院患者信息,对其中西药物临床使用特征进行分析,以了解病毒性肝炎的中西药物临床使用特征及合并用药规律,为我国病毒性肝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参考。
, 百拇医药
    1材料与方法

    1.1数据的来源

    本研究对全国17家三级甲等医院HIS数据库中提取病毒性肝炎的住院患者信息共41 180例,分析内容包括患者一般信息、治疗效果及用药情况。

    1.2数据的标准化[6]

    1.2.1诊断信息和合并疾病的标准化参照西医诊断ICD-10标准对信息中的诊断名称和并发症名称进行标准化;参照《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7]对患者中医证型进行标准化。

    1.2.2药品名称和种类的标准化药物名称参考说明书进行标准化,按是否为化学合成物分为中药和西药两大类,然后西药按药理作用、中药按功效主治进行药物作用分类。

    1.3数据的纳入标准
, http://www.100md.com
    西医诊断为病毒性肝炎的患者,年龄在<100岁,住院天数<365 d,住院费用>1 000元,最终纳入符合要求的病例40 681例。

    1.4统计软件

    本研究采用的分析软件为SPSS 18.0,SAS 9.2和SPSS Clemetine 12.0 web,并利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辅助作图。

    1.5数据分析流程

    数据分析流程见图1。

    2结果

    2.1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基本信息

    在40 681例病毒性肝炎病例中,主要为18~44岁的青年患者,占总人数的50.61%;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例约为1.88∶1;患者主要为体力劳动者,占88.27%;入院方式以门诊最多,占87.82%;入院时病情危急者共占13.27%;患者住院天数主要集中在1~7 d,占总人数的32.89%;住院总费用以5 000~1万元的患者最多,占29.48%,具体信息见表1。
, 百拇医药
    2.2药物种类分析

    2.2.1中西药物使用情况对患者用药信息进行分析,发现病毒性肝炎患者常用西药有28种,其中以还原型谷胱甘肽使用频率最高,占34.61%;常用中药有70种,其中以甘草酸二胺使用频率最高,占34.56%,分别选择中药和西药使用频率最高的前10位药物见表2。

    2.2.2药物联合使用情况分别对患者中西药物联合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见表3~5,图2。

    从表3~5可看出,1种中药合并1种西药使用频率最高的组合是甘草酸二铵合并还原型谷胱甘肽,支持度为41.03%;1种中药合并2种西药使用频率最高的组合是甘草酸二铵合并多烯磷脂酰胆碱和还原型谷胱甘肽,支持度为10.45%;2种中药合并1种西药使用频率最高的是还原型谷胱甘肽合并水飞蓟宾和甘草酸二铵,支持度为5.55%。图2所示,从中西药联合使用来看,中药甘草酸二胺合并西药还原型谷胱甘肽是临床最常出现的两药联合用药方案;中药甘草酸二胺合并西药还原型谷胱甘肽和多烯磷脂酰胆碱是临床最常出现的三药联合用药方案。, 百拇医药(马昆 谢雁鸣 杨薇 王永炎 易丹辉 庄严)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