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4年第9期
编号:13129928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研究现状及几个关键问题的商榷(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1日 《中国中药杂志》 2014年第9期
     张越颖的研究显示,不同规格药材的生物活性可以传递到中成药。对不同品种枳实所制枳术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研究发现,酸橙枳实配制枳术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气滞证的疗效优于甜橙枳实配制的枳术丸[19]

    李红梅等的实验揭示了化学型(特定配比)可能是规格等级差异的原因之一,其实验结果亦显示,龙脑樟挥发油、脑樟挥发油、异樟挥发油、天然冰片均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肿胀和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2和IL-6的生成有不同程度地抑制作用,不同化学型樟对足肿胀抑制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异樟挥发油、脑樟挥发油、龙脑樟挥发油、天然冰片[20]。张学儒等的研究也证实了化学型与规格等级存在联系,如使用微量量热法证明了2种化学型大黄药材的抑菌活性存在客观差异,大黄酸型药材对金葡菌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大黄酚型药材[21]

    2.3中药材规格等级划分应反映主要品质差异 陈静等提出中药材规格等级划分应将采收季节、药用部位、成熟程度、加工方法以及产地等因素作为制定依据;等级划分一般以长度、直径、规定质量中的个数、色泽、纯净度等形态和质地作为依据[22]。张兴国等认为发育阶段对规格等级也有影响 ......
上一页1 2 3 4 5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9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