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3年第17期
编号:13153519
改善中药口服生物利用度的剂型设计的研究(3)
http://www.100md.com 2013年9月1日 《中国中药杂志》 2013年第17期
     图2 通脉微丸多元释药系统的构建

    Fig.2 Construction of multi-drug delivery system of Tongmai pellets

    作者采用药理效应法研究通脉微丸多元释药系统的生物利用度,以对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作为指标,对比通脉微丸多元释药系统和脉方组分时间-效应曲线下面积,结果表明通脉复方制备成通脉微丸多元释药系统后时间-效应曲线下面积增加,初步推测通脉微丸多元释药系统生物利用度得到提高。

    3.1.2 大川芎方多元释药系统的构建 魏元峰等[39]在现代中药复方多元释药系统理念指导下,以治疗偏头痛的经典方剂大川芎方为模型复方,制成了时间型现代中药复方多元释药系统,该系统根据大川芎方作用特点及所含药味川芎、天麻中提取的效应组分的理化性质,分别制成川芎速释及缓释微丸、天麻速释及缓释微丸。各微丸通过优化配伍组合最终得到的大川芎方多元释药系统中各释药单元组方配比为天麻速释微丸-天麻缓释微丸-川芎速释微丸 1∶4.25∶6.5。

    作者对大川芎方多元释药系统(DCXFMDDS)体内外释药特点进行了评价,以已知的有效成分阿魏酸与洋川芎内酯I为指标成分 ......
上一页1 2 3 4 5 6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8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