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3年第10期
编号:13163916
水族医药诊疗骨伤疾病整理研究及特色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5月15日 《中国中药杂志》 2013年第10期
水族医药诊疗骨伤疾病整理研究及特色分析,骨伤诊疗,民族特色,现状调查
     [摘要]通过深入调查水族民间医药对骨伤疾病的认识,骨伤疾病治疗的历史、水族民间医生行医方式、传承方式、诊疗方法、诊疗工具等,同时采取对水族民间医药市场进行调研等形式,调查水族医药治疗骨伤疾病的药物资源种类及分布特点,挖掘整理水族医药骨伤诊疗理论体系。通过5年多的挖掘整理,初步形成水族医药诊疗骨伤的理论体系框架和药物应用特色。水族医药诊疗骨伤疾病具有独特民族风格,值得进一步的挖掘研究。

    [关键词]水族医药; 骨伤诊疗;民族特色;现状调查

    水族是源于古代“百越”族系,是由秦汉时西欧中的“骆越”一支发展演变而来。唐宋时称“僚”,明清时称“水”,1956年确定称为“水族”。水族先民在长期与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疾病的斗争中,积累了防病治病的丰富经验,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水族医药,是结合中医、苗族、布依族、壮族、瑶族医药等传统医学形成的具有云贵高原药物学特点和民族特色的医药体系。传统的水族医药对于骨伤的认识和治疗其特点是“巫医结合,神药两解”,其用法特殊、疗效独到。由于历史文化背景等原因, 靠口传心授,致使许多诊法或技术濒临失传,水族医药的生存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发掘整理水族医药民间骨伤理论、诊疗技术。2008年1月至2013年2月 ......
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0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