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2年第21期
编号:13176206
论中药材栽培主产区的形成因素及栽培区划(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1月1日 《中国中药杂志》 2012年第21期
     2.2 社会发展促进中药栽培产业的发展

    建国前,农业生产很不发达,农业生产几乎不存在农业机械化,难以实现中药材栽培生产普及和快速发展。目前在很多省份,特别是北方地域开阔的地区几乎普遍实现整地、中耕、采收的全程农业生产机械化,其中田间管理采用除草剂也使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这样就使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生产成本也大大降低。对于野生采挖则相反。从古至今,野生采挖交通不便,劳动强度大,难以实现机械化,甚至现代的交通工具也不能被采用。科学进步解放了生产力,许多药材不仅引种成功,而且种植技术越来越成熟,促进了栽培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使依靠野生资源和依靠栽培的平衡点被打破,促使更多中药材品种走向栽培生产的道路,而“蓝领”工资越来越高,许多农民宁可外出务工,也不愿从事采药。如目前穿龙薯蓣、威灵仙的野生资源仍较丰富,但是河南、辽宁等地已经开始大面积栽培。中药材栽培将成为解决中药资源供需矛盾的基本途径,越来越多中药依靠栽培。

    3 中药材栽培主产区的形成类型

    3.1 中药材栽培主产区形成的因素

    3.1.1 生态学因素 水分、温度、光照、土壤、微生物、生物竞争等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最主要的因子 ......
上一页1 2 3 4 5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0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