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药房》 > 20182
编号:13603258
藏药悬钩木的质量标准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月15日 《中国药房》 20182
     KEYWORDS Tibetan medicine; Rubus biflorus; Quality standard; Rutin; Hyperoside;TLC;HPLC

    藏药悬钩木始载于《四部医典》,为藏医常用药材,藏文译音为“干扎嘎日”[1],为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粉枝莓(Rubus biflorus Buch.-Ham. ex Smith)的干燥去皮的茎或枝。其分布于我国陕西、甘肃、四川、青海、西藏等地,在印度西北部、克什米尔地区、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等地也有分布[2]。《晶珠本草》记载:“懸钩木味甘、苦、微辛,果味甘、酸,用于治隆热病、培根病、浮肿,治肺病特效,亦治热性时疫[3]。”悬钩木药材被广泛用于藏药复方制剂中,如十一味能消散、四味土木香散等[1],其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槲皮素、木犀草素、芹菜素、山柰酚、矢车菊素及其糖苷类以及金丝桃苷、芦丁、粉枝莓素,二萜、三萜以及少数单萜,没食子鞣质、逆没食子鞣质、可水解鞣质低聚体和咖啡鞣质等[4-5]。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悬钩木具有活血化癖、清热解毒之功效[6-8]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09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