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18.12.25
编号:79249
慢病是未来20年重中之重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2月25日 生命时报 2018.12.25
     本报记者 徐文婷

    《新型国家预防医学体系建立研究》课题组是中国工程院“全民健康与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战略研究”重大咨询项目。经过两轮研究后,该组对未来20年我国可预防的重大疾病和健康问题达成共识。

    报告显示,这些重大疾病和健康问题囊括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传染病、不健康行为、环境污染、精神疾病、营养与食品安全问题、意外伤害等多个方面,前20项分别为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空气污染,肺癌,卒中,吸烟,病毒性肝炎,水污染,艾滋病,新发突发传染病,肝癌,老年痴呆,不健康饮食(高盐、高脂、少蔬菜水果等),抑郁症,道路交通伤害,农药、激素及抗生素等残留,超重肥胖,乳腺癌和肺结核。

    该课题负责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建国分析说,其中有14项是慢性病或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并且糖尿病、高血压、空气和水污染、吸烟、不健康饮食等主要危险因素大多排名靠前。由此可以看出,专家们在考虑未来我国的重大健康问题时将预防摆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并且在各类疾病中更加重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据悉,该研究的专家分别来自公共卫生领域、临床医学领域、基础研究领域,且具有较高的威望,保障了研究的均衡性和权威性。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和临床研究所教授武阳丰介绍说,该研究整合了专家对各项健康问题熟悉程度、重大程度、可预防程度等意见,以弥补制定卫生政策时仅依赖卫生统计数据的不足。课题组在向专家提供106项备选疾病和健康问题时,还允许专家自行添加5项自认为重要的疾病或健康问题。根据国家卫生统计年鉴数据,这20项可预防重大健康问题中的疾病所导致的死亡数占总死亡的61%,说明专家意见有客观数据的支持。不过,专家意见与统计数据在排序上又有不同,这主要是因为专家们不仅考虑了这些疾病和健康问题的重要性,还考虑它们的可预防性、干预可行性、文化适宜性以及成本等问题。这也恰恰说明,在制定政策时不应仅仅依据健康统计数据,还应纳入专家意见。▲,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