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2547431
中医药是中国给世界的礼物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0月9日 中国中医药报
     中医药是中国给世界的礼物

    青蒿素当然是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中医药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于当下和未来人类健康而言,中医药或许也可以说是中国给世界的礼物。

    “我们中国如果说有东西贡献世界,我看中医是一项。”62年前,毛泽东主席评价中医药的一句话,在今天看来,颇具预言意味。10月5日,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因“有关疟疾新疗法的发现”获奖,而这一新疗法——青蒿素的创制,正来源于中医药。

    “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屠呦呦的感言发自肺腑。诚然,青蒿素,取自筛选了中草药单、复方一百多种后选定的青蒿,从中医典籍《肘后备急方》所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获得灵感,经现代科技方法提取而得,实与中医药密不可分。况且,“中西医并重”是党和政府历来坚持的卫生工作方针,屠呦呦本人,恰是当年中国中医研究院“西学中”的典范。是两年多的脱产研修中医知识,给了她科研工作中不断汲取的丰厚养分;是一页页发黄的中医典籍乃至验方,给了她漫漫长夜里诸般实验罔效之后的屡屡灵光一闪。可以说,没有中医药这片沃土的孕育,也就没有青蒿素的诞生。因而,言其为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合情合理,恰如其分。
, 百拇医药
    青蒿素的发现也为科研人员打开了一扇窗户。多年来,我国科技创新基础尚不牢固,常常亦步亦趋,追赶着西方国家的脚步。在国家提倡科技原始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之际,中医药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医学模式,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原创思维,可谓科技原始创新的不竭动力、不尽源泉。正如创制青蒿素缘于从中医药宝库中汲取了智慧和灵感,中医药以其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可在更多的科技自主创新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提供着无限的可能,也将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亮点。

    或许,依然有人固执地强调青蒿素的研究不过是基于西方科学范式的西医药学方法,中医贡献寥寥,甚至有将中西医对立之意。事实上,中医药学不是僵死的医学,而是与时俱进,在发展中不断博采众收的开放性医学,如同千百年前吸纳胡方胡药为我所用,如今,中医药仍然以开放的姿态,积极运用且有机结合现代科技和医学的方法和手段,从而保持了自身发展的生命力。毕竟,对于世人而言,重要的莫过于改善健康和减少病痛。在这个意义上,中医和西医,不是对立,而应携手,共同维护人类健康。
, 百拇医药
    其实,基于不同文化背景下诞生的两种医学,中西医具有明显互补性。西医药学发展至今天面临诸多瓶颈和困难,要想寻求突破,也应当从中医药学中汲取智慧和营养。

    青蒿素的发现,只是中医药贡献世界的一个缩影。“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谈及中医药的一段论述,亦可谓中医药贡献世界可期前景的诠释。

    是的,从中医典籍的吉光片羽中获得启发而创制的青蒿素,让全球数亿人因其受益。而作为历数千年不间断的文明,中医药以其对人体健康的深刻认识及深邃的生命智慧,可贡献给世人的,将不仅仅是药物,从诸多沿袭至今一学就会、一用就灵的养生保健方法,到闪耀着有别于西方的中国式原创思维光芒的生命健康理念与实践等,中医药必将提供更多的宝藏,与西医药一道携手为促进人类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青蒿素当然是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中医药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于当下和未来人类健康而言,中医药或许也可以说是中国给世界的礼物。
, 百拇医药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诗经·小雅·鹿鸣》开篇以鹿鸣起兴,营造了一派欢快和谐的氛围,引出后文咏叹之精彩。屠呦呦,这个响亮的名字,或将一如这起兴手法,带给人们喜悦与振奋,并引出中医药贡献给世界人民更多宝藏的故事。此刻,再次回望50余年前,毛泽东的那句话言犹在耳:“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中医是宝库,但拿来就用还不够”

    记者走进诺奖获得者屠呦呦家,聆听她讲述关于青蒿素的往事——

    北京时间10月5日,是中国人更是中医药人值得庆祝的日子。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与两名海外科学家分享了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成为第一个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的中国科学家,也是中国医学界迄今获得的世界最高奖,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世界最高奖。
, http://www.100md.com
    10月6日,记者走进屠呦呦家,比起举国欢腾,眼前这位85岁的诺贝尔奖获奖者却非常平静,她和平时一样坐在沙发上,玫红色衬衫为这位和数字、实验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科学家平添了几分典雅。

    “获奖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

    屠呦呦轻轻放下手中打印好的一段获奖感言,缓缓说起她和她的团队这份来之不易的科研成果。

    “当时正值越南战争,疟疾的耐药性越来越明显,当时的情况是得疟疾死亡率要比战争伤亡人数高出几倍。所以,在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国领导人的亲自指示下,中国政府启动了523项目,这个项目在当时是一个重大的任务。”因正值文革时期,屠呦呦所在的中国中医研究院已经停止所有工作,本土的药用植物上千种,实验将从何抓起?屠呦呦顶着巨大压力,以课题组组长的身份接下了这个任务,为了找到具有新结构、克服抗药性的新型抗疟药物,他们开始大海捞针。

    “当时科研设备条件差,我们团队只好买来几口大缸用酒精包括后来的乙醚泡植物,再回收液体进行实验。实验从老鼠做到猴、狗、人。但是还有很多质疑声,我就带头和几个同事一起,在自己身上实验。”
, 百拇医药
    “那几年,她每次回家身上都有浓浓的酒精味,自己的身体也出了问题。”屠呦呦老伴李先生记忆犹新,因长时间身处实验室中,屠呦呦后来患上了中毒性肝炎。为了证实药物的安全性,屠呦呦还和两位同事决定亲自试服,才投入临床给病人服用。

    “我想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来说,获得诺贝尔奖是一个很大的荣誉。青蒿素的研究成功,是当年研究团体集体攻关的成绩。青蒿素的获奖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这也标志着中医药研究得到国际科学届的高度关注,这也是我最高兴的。”屠呦呦强调。

    “中医药还得挖掘”

    虽然实验证实青蒿对疟原虫有抑制率,但仍未明确其有效成分,“我当时觉得肯定是提取方法有问题。”经历上百次失败的实验后,屠呦呦没有放弃,反而再次回到中医药古籍文献中。古代名医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关于青蒿的介绍让屠呦呦灵光一闪,最终找到了沸点很低的乙醚提取出青蒿素。

, http://www.100md.com     “其一是青蒿有品种问题,中药有很多种品种,青蒿到底是蒿属中的哪一种?有什么特性?其二,青蒿的药用部分,文献中提到的绞汁到底绞的哪部分?其三,青蒿的采收季节对药效有什么影响?其四,最有效的提取方法是什么?只有突破了这四个问题,实验才会有进展。“屠呦呦如是说。

    正是从这四个问题重新考虑后,最终选取了低沸点的乙醚提取。“我们发现青蒿只有叶子的一小部分含有青蒿素,其青蒿杆是没有的。就算找到了青蒿素的有效单体,在提取时也有困难,因为中药的成分非常复杂,很多因素都会干扰功能提取的活性。”因此,屠呦呦认为,只有反复实践才能找到规律。

    “对中医药工作者应有新的激励机制”

    “我们一个搞钢铁的,一个搞药的,互不干扰但绝对互相支持。”相伴52年的老伴李先生笑呵呵地说,尽管当时工作非常艰辛,他至今仍未听过屠呦呦对这份工作有过怨言。

    “这是我做了一辈子的工作,希望能够物尽其用。”临行前,屠呦呦说,坚定的语气和信念,让这位老人犹如一座灯塔,给予众多中国科研工作者以及中医药工作者信心。 (丁 洋)
, http://www.100md.com
    以诺奖驱动中医药创新

    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召开座谈会,祝贺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王国强要求

    10月8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召开祝贺屠呦呦研究员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座谈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刘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孙咸泽出席会议。屠呦呦研究员亲临现场,畅谈科研经验,交流获奖感受。座谈会由王国强主持。

    陈竺向屠呦呦表示热烈祝贺并发表重要讲话。屠呦呦向陈竺和其他领导同志以及学界同仁表示由衷的感谢。屠呦呦回顾了70年代以来青蒿素由研发至临床直至获得国际认可的全过程。她强调,青蒿素的研制成功是研究团队多年来集体攻关的成果,诺贝尔奖是属于中国科学家的集体荣誉、是属于祖国全体人民的共同荣誉。
, http://www.100md.com
    王国强表示,屠呦呦本次获奖表明了国际医学界对中国医学研究的深切关注,证明了中医药对维护人类健康的深刻意义,展现了中国科学家的学术精神和创新能力,是中国科技繁荣进步的体现,是中医药对人类健康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体现,也是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的体现。

    王国强就认真贯彻落实李克强总理的指示精神,加快推进中医药创新驱动发展提出三点意见:

    第一,认真思考发现青蒿素对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启示。青蒿素的发现过程对我们的启示可以概括为“三个坚持”和“三个善于”,即坚持目标需求导向,坚持不懈努力,坚持基础和临床相结合,以及善于从中医药这一伟大宝库中寻找创新的源泉,善于从传统技术方法上汲取创新的灵感,善于从现代科学技术中汲取创新的手段。

    第二,深化对中医药原创优势的认识。屠呦呦获诺贝尔奖,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中医药是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的认识。中医药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要领域,蕴含着巨大的创新潜力。中医药与现代科学理论、技术与方法的渗透结合,可以为生命科学和医疗卫生的突破,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做出更大贡献。
, 百拇医药
    第三,抓住机遇,加快推进中医药创新驱动发展。把握中医药科技创新的方向和目标,始终坚持问题和需求为导向,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对中医药的重大需求,明确中医药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瞄准中医药科技创新的前沿和重点,集成生物医学、系统科学、复杂科学等研究方法,指导中医药的各类科学实践,阐明中医药理论的科学内涵;探索中医药科技创新的路径和方法,既要善于从古代经典医籍中寻找创新灵感,也要善于学习借鉴先进科学技术;健全中医药科技创新的机制和平台,加强科技规划,打破壁垒,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弘扬中医药科技发展的精神和品质,始终坚持中医药人对发展中医药事业的自信、自尊、自觉、自强的精神品质。

    会上,刘谦、孙咸泽分别发表讲话。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院士,国医大师陈可冀院士、路志正,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陈凯先院士,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陈香美院士等专家学者参加座谈。
, http://www.100md.com
    陈竺:中医药走向世界的范例

    屠呦呦教授的工作,为青蒿素治疗人类疟疾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得到国家和世界卫生组织的大力推广,挽救了全球范围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数以百万计疟疾患者的生命,为人类治疗和控制这一重大寄生虫类传染病做出了革命性的贡献,也成为用科学方法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并走向世界最辉煌的范例。

    首先,屠呦呦教授荣获诺贝尔奖极大增强了我国科技界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自信心。

    屠呦呦教授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药学家,她和团队成员所有工作都在国内完成,但是,科学没有国界,尤其是健康领域的科学技术成果,必将属于全人类。

    当今中国科技界正处在历史发展最好的时代,屠呦呦研究员获诺奖是空前的,但也一定不是绝后的。随着民族复兴中国梦的逐步实现,相信今后会有更多中国科学家的优秀成果得到国际学术界的认可和尊重。
, http://www.100md.com
    其次,科学成果如何评价,论文只是一种方式,和健康相关的成果,必须写在人民群众的健康上,写在人类史册上。

    我们要强调传承和发扬前辈的无私奉献精神和团队精神。从屠呦呦教授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优秀的科学界前辈的优良品质,可概括为“道、术、心”。中青年科学家应投身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创新驱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伟业当中去,而科学的道路从来都是不平坦的,需要我们耐得住寂寞,沉得下心,扎扎实实做好学问,使我国成为创新型国家的日子早一点到来。

    ——10月8日,陈竺在祝贺屠呦呦研究员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座谈会上说 本报记者丁 洋整理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