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针骨专业 > 经络穴位 > 穴位大全图解 > 足厥阴肝经穴 > 中封 Zhongfeng (LR4)
编号:12527605
中封(穴位位置图与作用功效)
http://www.100md.com 中医养生堂
中封穴穴位的位置
人体中封穴位图解

     【标准定位】在足背部,当足内踝前,商丘与解溪的连线之间,胫骨前肌腱的内侧凹陷处。【取法】足背屈时,于内踝前下方,当胫骨前肌与拇长伸肌腱之间凹陷处取穴。 【特异性】五输穴之一,本经经穴,五行属金,《千金要方》作本经原穴。

    

中封穴功能、定位及按摩方法



    〖取穴方法〗该穴位于人体的足背侧,当足内踝前,商丘穴与解溪穴连线之间,胫骨前肌腱的内侧凹陷处。

    〖主治疾病〗1、消化系统疾病:腹部膨胀纳差,肝炎黄疸。

    2、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小便不利,遗精尿闭,阴茎痛,尿路感染,疝气,腹痛。

    3、其他疾病:腰足冷痛,踝关节扭伤,内踝肿痛,下肢痿痹。
, 百拇医药
    〖人体穴位配伍〗配胆俞穴、阳陵泉穴、太冲穴、内庭穴泄热舒肝,治黄疸、疟疾;配足三里穴、阴廉穴治阴缩入腹、阴茎痛、遗精、淋症、小便不利。

    〖刺灸法〗

    刺法:
直刺0.5-0.8寸,局部酸胀,可向足背部放散。

    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附注〗肝经经穴。

    〖别名〗悬泉穴。

    〖穴义〗肝经风气在此势弱缓行并化为凉性水气。
, 百拇医药
    【穴位解剖】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胫骨下端骨膜。皮肤由股神经的分支隐神经分布。皮肤薄,皮下组织疏松,有大隐静脉伴隐神经经过。该静脉起于足背静脉网的内侧,经内踝前方,上行于小腿内侧,注入股静脉。踝部深筋膜局部增厚,形成伸肌支持带。在踝关节的前方,该支持带可分为上下两条支持带,下支持带的外侧束附着于跟骨外侧面的前部,内侧束分为上下两支,上支附着于内踝,下支附着于足内侧缘。针由皮肤、皮下组织穿经伸肌上支持带上、下之间;在胫骨前肌腱的外侧,达胫骨下端的骨膜;或经胫骨内侧,深进小腿后肌群的深层。

    〖名解〗1)中封。中,正中也。封,封堵也。该穴名意指肝经风气在此势弱缓行并化为凉性水气。本穴物质为太冲穴传来的急劲风气,由于本穴位处足背之转折处,急劲风气行至本穴后因经脉通道的弯曲而受挫,急行的风气变得缓行势弱,如被封堵一般,故名。

    2)悬泉。悬,吊挂之意。泉,指穴内气血如泉水流淌般源源不断。悬泉名意指肝经水湿之气在此源源不断地流行而过。理同中封名解。
, 百拇医药
    3)肝经经穴。经,经过也,动而不居也。本穴为肝经风气经过之处,气血的运行为动而不居,故为肝经经穴。

    4)本穴属金。属金,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太冲穴传来的强劲者风气,至本穴后风和势缓并化为凉性水湿之气,气血特征与肺金之气同,故其属金。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势缓的风气,性凉。

    〖运行规律〗一是扩散于肝经之外,一是循肝经上传三阴交穴。

    〖功能作用〗息风化气。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临床应用】

    【腹痛】


    主穴中脘 天枢 足三里 三阴交 太冲

    配穴 寒邪内积者,配神阙、公孙;湿热壅滞者,配阴陵泉、内庭;饮食停滞者,配下脘、梁门;肝郁气滞者,配太冲、期门;脾阳不振者,配脾俞、章门;急性腹痛者,配梁丘。

    方义中脘为腑会、胃之募,天枢为大肠腑之募,两穴均位于腹部,足三里为胃之下合穴,“肚腹三里留”,三穴远近配伍,既可调理胃肠腑气,又可运转腹部气机;三阴交调理三阴经之气血;太冲疏肝儿调畅气机。,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