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文化 > 名医名人 > 名人与养生
编号:12198324
杨敬年 生命从百岁开始(名人养生堂)
http://www.100md.com 2012年2月28日 《生命时报》 2012.02.28
杨敬年 生命从百岁开始(名人养生堂)

     经济学家杨敬年精确地规划着时间。他每天凌晨3点投入工作,工作时间是8个小时。他在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驾崩那年出生,至2012年已经104周岁了。

    可他至今仍过着年轻人的生活。他抢着接听家里的电话,能迅速报出几个熟人的手机号码。他还自己洗澡,生活“完全自理”。他会迷上一部青春剧,匆匆忙忙扒几口饭,守在电视机前。“我现在还能上瘾,所以我说我还年轻。”他谢绝欣赏老年报和《夕阳红》等电视栏目。“我觉得同我没有关系”,他说。

    百岁之年,杨敬年出版了27万字的自传。学生们送他一块匾额:“生命从百岁开始。”他晚年的得意之作不止于此。93岁时,他翻译的亚当·斯密《国富论》出版,成为罕见的畅销书。

    杨敬年这样争分夺秒,是要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1957年他被错划为“右派”,牛津博士学位一钱不值,坐了经济系资料室的冷板凳。等到1979年平反,他已71岁。他用毛主席的话平衡心态。主席说“让体内慢慢生长抵抗力和它作斗争,直至最后战而胜之,这是我对待慢性病的方法”,杨敬年甚至自认为算是幸运者,能留在资料室做学术工作。在自传里,杨敬年以平缓的口吻叙述政治运动中的遭遇,却找不到表达怨恨愤懑的只言片语。

    他也设想过,假如有一天死亡来临,“我觉得我随时可以高高兴兴地走!”他总结说,“我觉得我这一生没什么大的成就。不过我尽了力,尽了心。我要做的事、想做的事、能做的事我都做了,所以我就死而无憾了。”▲

    (摘自“凤凰网”),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