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医学评论 > 信息
编号:12104869
全聚德,怎能自毁招牌(健康时评)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26日 《生命时报》 2011.07.26
     在我们的习惯里,凡是经济条件允许,买东西要上大商场,吃饭要去大餐馆,因为这些地方可以让人买着舒心,吃着放心。然而,看了近日北京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公布的,今年上半年动物检疫违法单位名单,大概不少消费者的心理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打击:在14家“上黑榜”的企业中,居然有全聚德、湘鄂情、华联超市、莲花超市这样的大品牌!

    没有经过检疫的肉食,被堂而皇之地摆上柜台销售,被做成美食售卖——这样的事情如果发生在街头巷尾的小餐馆小超市中,或许我们已经有点麻木了,但一直以良好形象示人的大餐馆、大超市,赫然出现在这份黑名单中,其后果就是可能瞬间击毁它多年来建立起的诚信。于人,是损人健康;于己,是自毁招牌,断自己的财路。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在挑战公众脆弱的神经,而各类问题食品在媒体上频频曝光的时候,我们会把大企业当作一棵救命稻草,但现在,这棵稻草似乎也没那么可信了。我们还能相信什么?全聚德、华联等大品牌的违规,一方面是在砸自己的招牌,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商业道德和商业诚信的缺失。

    大品牌违规所造成的严重后果,还在于他们给很多小餐馆小品牌做出了很坏的“示范”作用,这样的负效应可能将造成一种错误的价值伦理:连这样大的企业,这么著名的品牌都可以违规,我们为什么不能?当违规成为可怕的“行规”,社会诚信体系就将面临崩塌的危险。

    这件事,无疑给卫生监管部门提出了新问题:以前的一些监管体制可能要变变了;一些例行公事的抽查应该改为日常监控了;免检产品要严管勤查了;那些曾经高高在上的大品牌,执法部门该重点“照顾”了。因为相对而言,大企业违规所造成的社会危害性和负效应,远比那些小餐馆小超市大得多。▲

    (作者为资深媒体人、评论人,《兰界》总编辑), 百拇医药( 夏彬哲 )